跳到主要内容
版本:Next

语言管理

1. 模块概述

核心功能: LMES系统的语言管理模块提供多语言支持功能,允许用户启用/禁用不同语言、进行文本翻译、导入导出翻译数据,以及下载程序能识别的JSON翻译资源文件。该模块旨在帮助用户构建支持多语言的应用系统,满足国际化需求。

  • 组件标识: LanguageManagement
  • 组件名称: 语言管理
  • 组件分类: run (插件)

2. 场景说明

语言管理模块适用于以下业务场景:

  • 国际化应用开发:当系统需要支持多语言界面时,通过此模块配置不同语言的翻译文本
  • 翻译内容管理:对系统中的文本进行集中翻译和管理,支持自动翻译和手动翻译
  • 翻译数据迁移:通过导入/导出Excel文件,实现翻译数据的批量处理和跨系统迁移
  • 开发资源生成:直接下载程序可识别的JSON翻译资源文件,用于开发集成

3. 功能介绍

界面总览

语言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两个核心视图:语言列表视图和翻译文本视图。语言列表视图用于管理系统支持的语言种类(如启用/禁用语言),翻译文本视图用于管理具体的文本翻译内容。

语言管理-语言列表
语言管理-翻译文本

3.1 语言列表管理

语言列表视图展示了系统支持的所有语言选项,用户可以在此查看系统提供的语言并进行相关操作。

语言列表界面基于Language实体,展示系统支持的所有语言配置信息。每语言记录包含文化名称(CultureName)、界面文化名称(UiCultureName)、显示名称(DisplayName)、国旗图标(FlagIcon)和启用状态(IsEnabled)等核心属性。系统提供分页查询、详情查看、状态管理和图标展示功能,通过API接口支持启用/禁用语言状态切换。

3.2 翻译文本管理

翻译文本视图用于管理系统中需要翻译的文本内容,提供多种翻译方式和数据管理功能。

3.2.1 文本翻译方式

系统支持以下几种翻译方式:

  • 自动翻译

    • 批量自动翻译:选择需要翻译的原始文本,点击【自动翻译】按钮,系统将自动翻译所选文本。
    • 单个自动翻译:点击对应原始文本的【翻译】按钮,系统将自动翻译该文本。
  • 手动翻译

    • 批量快捷翻译:选择需要翻译的原始文本,点击【快捷翻译】按钮,批量输入翻译文本。
    • 单个手动翻译:在对应原始文本的翻译列直接输入或修改翻译文本。

翻译文本-批量自动翻译

3.2.2 高级数据管理

系统提供企业级的数据管理功能:

  • Excel导入导出:基于LanguagesImportModel和LanguageTextsImportModel,支持复杂Excel模板导入导出。导出时包含原始文本列和所有已启用语言的翻译列;导入时根据原始文本匹配,将翻译内容导入到对应语言的翻译列中
  • JSON资源生成:自动生成前端框架可识别的JSON格式翻译资源文件,符合程序读取规范,可直接集成到前端应用中使用
  • 文化资源管理:支持按资源名称、文化名称等多维度筛选和管理
  • 数据完整性:确保翻译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,支持数据验证和错误处理

3.2.3 运行时本地化

DynamicResourceLocalizer组件实现运行时动态本地化:

  • 动态资源加载:无需重启应用即可加载新的翻译资源
  • 缓存优化:采用智能缓存策略,提高翻译资源访问性能
  • 回退机制:当特定翻译不存在时,自动回退到默认语言
  • 文化感知:自动识别用户文化设置,提供个性化语言体验

3.3 多语言调试

为了确保翻译效果,语言管理模块提供多语言调试功能:

  1. 打开任意【页面】,点击操作栏的【多语言】按钮
  2. 系统将页面原始文本切换至调试语言
  3. 若翻译文本过长或显示异常,可调整字体大小、控件长短、移动位置、输入换行等,使文本以最佳效果展示

4. 最佳实践与注意事项

4.1 企业级翻译流程

  1. 标准化流程建立

    • 建立标准化的翻译流程,从文本提取到翻译发布的完整链路
    • 使用Excel导出功能将需要翻译的文本统一导出,交由专业翻译团队处理
    • 建立翻译术语库,确保企业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
  2. 质量控制机制

    • 自动翻译后必须进行人工校对,确保翻译质量符合企业标准
    • 建立翻译审核流程,重要文本需要多级审核才能发布
    • 定期进行翻译质量评估,持续优化翻译效果
  3. 技术架构优化

    • 充分利用DynamicResourceLocalizer的缓存机制,减少重复翻译请求
    • 合理设置翻译缓存过期时间,平衡实时性和性能
    • 使用批量导入导出功能,减少API调用次数和网络开销

4.2 开发集成指南

  1. 前端集成最佳实践

    • 使用标准化的JSON格式加载翻译资源,确保前端框架兼容性
    • 实现懒加载机制,按需加载翻译资源,提高页面加载速度
    • 建立语言切换事件机制,确保界面元素的语言切换一致性
  2. 后端集成考虑

    • 遵循ABP框架的模块化设计原则,确保与其他模块的良好集成
    • 建立统一的异常处理机制,确保API错误的一致性和可读性
    • 使用异步编程模式,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
  3. 数据管理建议

    • 定期备份翻译数据,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恢复性
    • 建立数据清理机制,定期清理过期和无用的翻译记录
    • 使用数据版本管理,支持翻译历史追溯和回滚

5. 附录

5.1 核心技术架构

语言管理模块采用领域驱动设计(DDD)架构,基于ABP框架实现:

  • Language实体:继承自 FullAuditedAggregateRoot<Guid>,包含CultureName、UiCultureName、DisplayName、FlagIcon、IsEnabled等属性
  • LanguageText实体:继承自 AuditedEntity<Guid>,包含ResourceName、CultureName、Name、Value等属性
  • DynamicResourceLocalizer:实现运行时动态本地化,支持缓存优化和回退机制
  • RESTful API:提供标准化的API接口,支持权限控制和数据验证

5.2 JSON资源文件格式规范

系统生成的JSON翻译资源文件遵循标准格式:

{
"culture": "en-US",
"resourceName": "Web",
"texts": {
"WelcomeMessage": "Welcome to our system",
"LoginButton": "Login",
"LogoutButton": "Logout",
"HomePage": "Home Page"
},
"metadata": {
"version": "1.0.0",
"generatedAt": "2024-01-01T12:00:00Z",
"source": "backend"
}
}

文件采用UTF-8编码,确保多语言字符正确显示,可直接集成到前端框架中使用。